好家風感悟與心得體會
好家風感悟與心得體會(篇1)
《中國好家風》這本書以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這十五個字概括了中國良好的家風。通過小故事和大道理講述了當代和傳統的結合,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地詮釋了中華優秀家庭的倫理文化。
讀了這本書其中我最喜歡是《諸葛亮智退敵軍》這篇故事。故事里面寫道當時蜀軍由于軍事上的失誤,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街亭,所以對魏軍的攻勢也是由進攻轉為防守。諸葛亮在西城得知司馬懿準備率領大軍活捉它他。諸葛亮這次來吸塵辦事沒有大象跟隨身邊,只有五千兵馬,而司馬懿有15萬人馬。
而諸葛亮用了一記空城計,成功將司馬懿的15萬大軍嚇退,非常的聰明。
托馬斯也說過。智者寧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發;寧可勉力克服痛苦,免得為了痛苦而尋求慰籍。所以智慧在家庭里面是不可少缺的,智慧可以讓一對,即將離婚的夫妻變成非常體貼他人的好家庭。
在中國好家風里你可以感受到他們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慢慢的你也會變成一個對父母非常好,而且富有智慧,勤工儉學的,終于奉獻,不怕恥辱,非常勇敢,非常守信的人。
好家風感悟與心得體會(篇2)
暑假期間,反復讀了《中國家風》一書,流連于字里行間,暢懷于一個個家風故事,感受于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心里久久不能平靜。俗話說得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所謂的家規歸根到底就是每個家庭的家風家訓,現如今,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人已經耳熟能詳,根據這個,我們結合自己家的情況,梳理制定了自己的家訓。我們的家風家訓是:孝敬長輩、誠信做人、儉以養德、行善為美、寬容待人、自強自立。
為了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們的家風家訓,我在這里簡單跟大家交流一下:
我們的家風家訓第一條就是“孝敬長輩”,常言道:“百善孝為先”,一個人無論他多么有成就,都要以孝字當頭,只有孝敬父母,他的事業以及未來都會更加出色;“誠信做人”就是告訴我們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這樣我們的周圍才會有更多的朋友,也會讓自己的工作與家庭受益無窮。
“行善為美”是要以善來踐行自己的行動,要日行一善,做到語善、視善、耳善、心善、行善,因為美是從善行開始的;“儉以養德”,要做勤儉的人,一個家庭如果不勤儉無論有再多的錢財,都會散失殆盡。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薄笆ト诵奚?、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之道,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為“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當作“齊家”的訓言。小到一個家庭更應該以勤儉來治家;“德”是衡量一個人做人的標準,如果一個人只有出眾的才華,而他的品格惡劣,那么他的才華會黯淡無光;一個人的才華是建立在品格高尚的基礎上,只有品格高尚的人,他的才華才能熠熠生輝。“自強自立”就是要自己獨立生活,有志氣,不讓父母操心。遇到困難挫折,想出一切有利的辦法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家風家訓是一種延續,更是一種傳承。俗話說得好:“以小家治大家。”只有我們每個家庭自己做好了,國家才會更和諧,世界也會更美好。讓我們每個家庭通過自己的家風家訓來擁有更多的正能量,這也是實現“中國夢”的所在。
好家風感悟與心得體會(篇3)
處世以誠,待人以恭
——讀《中國好家風》有感
暑假里,我讀了一套書——《中國好家風》,在這套書中,編者教給了我們十五個字“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溫、良、恭、儉、讓”,這簡簡單單的十五個字里蘊含著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精髓,通過閱讀它,我深入了解了中華民族的好家風,明白了處世以誠、待人以恭的多種道理。
這套書中最讓我感觸的是“恭”這個字,恭就是恭敬?!疤幨酪哉\,待人以恭”這樣才能贏得相互的尊重,是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但當我讀到了“唐太宗教子敬師”的故事后,我有了深刻的感悟,這個故事是這樣講述的:唐太宗李世民雖為一國之君,但對老師非常的恭敬。他不管老師官職的高低,自始至終都是嚴謹選師,恭敬待師。唐太宗為魏王李泰請來了禮部尚書王珪為師,但李泰初時仗著自己的聰明伶俐對待自己的老師極不服氣,對老師極不尊重。太宗非常生氣,當著王珪的`面把深受自己溺愛的兒子狠狠批評了一通。后來李泰見到王珪也從不以親王身份自居,不僅見師以禮,拜答如禮,還主動向王珪請教忠孝之道,王珪逝世,唐太宗特下詔令李泰親率百官親往臨哭后《養正圖解》專門為魏王李泰崇師問道一事作畫,清代的乾隆、嘉慶皆作詩稱贊。這里描述的李泰初時的心態和對待老師的態度和我是何等的相似,我在平時的培訓班學習中,經常會碰到沒比我大多少的年輕老師,對于這種“姐姐”級的老師,我有時很不服氣,還會跟她們頂嘴,認為她們也沒啥了不起的。當時外婆和媽媽都跟我叮囑過:雖然老師沒大你幾歲,但你一定要懂得尊師重道,態度要恭敬,不可怠慢。對外婆媽媽的叮囑我是一邊耳朵進一邊耳朵出,沒當回事。但李泰高居親王之位,深受皇帝溺愛的情況下,仍能改正自己的缺點,學會尊師重道,留下千古流傳的美德故事,我為什么不能呢?我深深地自我反省,努力在實際中改進自己?!叭诵斜赜形規煛泵總€人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貌思恭,事思敬”相互尊敬,才能讓他人更好的和我交流知識。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中華民族傳承五千年好家風告訴我們為人處世的最基礎道理,非常值得我們以此“三省己身”,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我要從小事做起,以“處世以誠,待人以恭”為準繩,做一個道德品質優良的高尚之人。
好家風感悟與心得體會(篇4)
讀了一些好書,就像我們吃了蜜一樣甜;讀了好書,就感覺這個世界自然美景都聚集在眼前;讀了好書,不管過多久,內容都記憶猶新。《中國好家風》就是通過這樣一個一本自己充滿文化魅力的好書。
這本書講述了許多圣人的故事。無論是仁愛之心,張金之,還是聰明的王榮,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中國好家風>把他們的每一個故事都寫得生動形象,同時傳達了仁,義,禮,智,信的道理。
在“智慧”這么多字里,我最喜歡的是“神童”的項目里加。有一次,他在路中間玩耍,遇到了圣人孔子,他們開始了一場智力競賽。因此,祥利加輕松獲勝,成為英國國教徒。
人小鬼大的物品袋,聰明,他的權力的恐懼,打電話的口才,令人嘖嘖稱贊的是,他平時總愛問為什么,喜歡打破砂鍋遇到問題問到底。
“信”一篇里,《皇普績守信求責》的故事發展令人產生印象更加深刻?;势湛兡顣牡胤秸幎?,違反政治規矩意識的人我們都得挨板子。一次學生下課后,皇普績和表哥們一起可以下象棋,都沒有通過做作業。放學后表哥們都挨了板子,懲罰教育他們的外公不忍心對皇普績下手,最后皇普績讓表哥們打了一個自己進行板子。
首先,我不明白的黃浦表現的行為,但聽了他的話后,不禁感嘆:帝普濟什么是值得信賴的人??!
正如書中所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形成細胞,一個學生家庭所承襲的優良家風,不僅是我國個人的小事、家庭的私事,更是企業涉及經濟社會主義風氣、國家發展建設的大事”?!吨袊眉绎L》一書傳承了中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化藝術瑰寶——傳統思想文化,并記錄下了古人們的高尚道德品質。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對于這些具有優良家風,代代相傳,才能把優秀的傳統教育文化精神發揚光大。
好家風感悟與心得體會(篇5)
《中國好家風》這本書以“夫妻情篤”“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持家有友”“注重家教”等五個方面,通過小故事和大道理講述了當代和傳統的結合,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地詮釋了中華優秀家庭的倫理文化。
讀了這本書其中我最喜歡是《做人的尊嚴》這一篇故事。這一篇故事中的唐雪嫣看見了一起賣香煙老板偷梁換柱的把戲,而被騙的爸爸并沒有因為老板的強勢而退縮,堅持自己的原則并要求老板道歉。最后老板在證據和眾人質疑中向爸爸道歉了。這位爸爸并沒有因事小而不為。我特別欣賞這位爸爸說的這名話:“錢是小事,可如果我讓步了,我在兒子心里的地位就垮了。我必須保住爸爸的尊嚴?!卑职终f的沒錯,如果向老板屈服了,他兒子的小小心靈就會種下失敗的種子。
所以家教最重要,無家教無規矩。無論人生的路怎么走,都要保持培養自己的良好家風。
家風好,社會風氣便好,國家風氣也就好了!而如何培養好的家風,曾仕強老師一語道破天機:“家風就是在家里能發揮多少儒家的思想。”千家萬戶來實踐、落實儒家思想。那么儒家思想是什么?只有我們了解了儒家思想,我們才能去實踐,而《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易經》等經典是儒家思想的精華。所以在我看來,家家戶戶都要開始讀儒家經典。因為只有知道了儒家思想的內涵,我們才能依照經典去行。先知再行,知行合一。
“學而時習之,不易說乎!”把儒家思想學到了,并去踐行練習,一定是快樂的,一定是幸福的,因為家庭和諧了,家和萬事興!所以我說,培養好家風,從讀好經典開始!每天去讀經典,假以時日,整個家庭的風氣必然有大的轉變。
而讀經典在塑造好的家風的同時,是在修養個人,個人好了,家庭才能好。先修身、再齊家,而讀經典是修身最好的方式。古人云“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言語無味?!辈蛔x經典,個人的面目可憎,何以修身,何以養成好的家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為本。”修身是形成家風的本和基礎,而讀經是修身的途徑和不二法門。
為何現在的家風不和,是因為修身不夠,而修身不好,是因為讀經不足。那么讀經不足是什么原因呢?是我們很久都沒有讀經了,不讀經,不知儒家先賢思想,何以踐行儒家思想,何以養成好的家風?現行教育在培養好的家風中起到什么作用呢?看看現在的教育,不管是何等資質,全部用一個標準答案去丈量,學校生產出來的只不過是標準件!
好家風感悟與心得體會(篇6)
那天放學回家的路上,我若有所失地對媽媽說:“媽媽,同學們說我性格很溫和,您覺得這樣好嗎?”“同學們為什么這么評價你呢?”媽媽饒有興趣地看著我?!熬褪羌词褂写直┑耐瑢W因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責罵我,我也從來都不生氣,并且像什么都沒發生似的用微笑來制止他,這個時候對方往往會瞪一眼來結束這次責罵……”媽媽當天和我聊的內容我已漸漸淡忘,“溫和”卻如一個標簽如影隨形。
這個暑假我閱讀了《中國好家風》系列叢書之“溫良恭儉讓”中《蔣琬溫和待下屬》、《謙遜溫和的李文靖公》、《信陵君溫厚待人攬人才》、《性情暴躁鬧笑話》等多個故事,驚覺我竟然具備了其中的第一大優秀品質“溫和”,這一發現不僅打消了我原先的顧慮,竟還讓我竊喜起來……
“溫良恭儉讓”,意為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五種美德,作為一名小學生“溫和”與“謙讓”是最容易展現在與同學的日常相處中的,也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大課間活動時,同學不小心打翻了你的文具盒,你看到心愛的鉛筆滾得滿地都是,新買的橡皮一身污垢;體育課上,一只籃球不偏不倚砸在了你的淺藍色時尚襯衣上,留下一個黑乎乎的大圓圈;書法課時,你正襟危坐提起毛筆正書寫到得意處,路過的冒失同學碰到了你的胳膊肘;科學課做實驗,你新搭的高塔被艷羨圍觀的同學碰得散了架;美術課上,同學向你借馬克筆,等同學涂完背景色你想再用時,馬克筆已燈枯油盡涂不出一絲顏色……類似的情節每天都在校園里發生著,你卻不急不躁,回以一句友善的“沒關系”。
同學與你相處有如沐春風之感?!爸t謙君子、溫潤如玉”來形容你是最恰當不過的了,大家最喜歡和這樣的你做朋友……但是校園里不只有溫和的你我他,也有著不和諧的音符。
與之背道而馳的事例如校園欺凌事件還是時有發生,比如咱們班甲同學和乙同學因為一點瑣碎小事而大動干戈,再比如某些同學用拳頭威脅對方使其服從自己。還記得媽媽曾經因為我的溫和,將一篇《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的文章找給我看,文中講述的是一名北京中關村二小四年級10歲男孩的媽媽,她的孩子在學校竟然被同學用廁所垃圾筐扣頭,使得這位同齡人出現了失眠、厭學、恐懼上學等不良癥狀。為此,班主任時老師也曾在少先隊活動課中組織我們對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的《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進行了專題學習,她語重心長地教育我們要和睦相處、要講謙讓。
我們要學習蔣琬的寬宏大量、李文靖公的謙遜有禮、信陵君的溫厚待人……“溫良恭儉讓,傳承美好品德”是我們該做的。從現在起,我們要從那些優秀的主人公身上尋找自己的不足,修身養性,溫和待人,爭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好家風感悟與心得體會(篇7)
今年暑假,我仔細品讀了《中國家風》這本書,就如同與一位長者在一塊兒,靜靜地聽他述說一個個關于家風的故事。常言"養不教,父之過",在史書典籍中也有"孟母三遷"的教育故事,這說明了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影響。這種影響就是父母,也就是家風。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讀懂了"書香"、"寬厚待人、助人為樂"、"尊老愛幼、心存善念"亦是一種家風......讓我不禁想到我家的家風。
我的爸爸是電信工程師,他非常熟悉電腦,在家我跟他學了一些電腦知識,對電腦產生了愛好。我加入了學校的機器人社團,學會了WER機器人編程,--年在WER世界錦標賽中,我們團隊發揮出色,奪得了團隊一等獎,這是我們長期刻苦訓練得到的結果。
我的爸爸還很熱愛運動,喜歡游泳,打羽毛球,常常帶著我一起鍛煉,久而久之,我也養成了喜歡體育運動的習慣。我的身體更加硬朗了。今年春天我攀爬到了貴州省武陵山脈最高峰海拔2400多米的梵凈山也不怎么覺得累。前陣子,我在學校舉行的游泳比賽中,奪得了五年級組個人賽亞軍,五年級親子賽季軍。我感到很自豪。
我的媽媽是個小學教師,她很有學問,擁有很多的教育經驗,這一切跟書有很大關系,她博覽群書,一有空就拿起書來看,我經常在她旁邊看她看書,在她的影響下,我也慢慢地養成了讀書的習慣,見到圖書報刊,就情不自禁的拿來翻閱。我還做了一本讀書筆記本,把讀到的好詞語好句子記下來。
我的爺爺是老干部,愛好文學。他發表了很多文章,他寫的一些詩歌,我都能背下來。爺爺還和我比賽背誦古詩,使我慢慢地接觸了國學。
我的奶奶過去是個農民,后來她進城當工人了,她假期帶我回鄉下老家,教我干農活。她教我種果,護理果樹,每當我吃到自己親手種的酸甜清香的百香果,我就有一種特別的感受,對《憫農》一詩有了切身的`體會:農民很辛苦,勞動果實來之不易,我們應該珍惜糧食。
我的長輩對我言傳身教,使我從懵懂到逐漸明白事理,我感謝我的家風。
中國家風代表著國人的精神面貌,一個民族的文明體現,我們一定要把中國式家風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從自身做起,做一個家風優良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