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題報告怎么寫參考文獻
開題報告怎么寫參考文獻篇1
本選題的研究意義和應用價值:
任何專業技能的學習都必須建立在基礎知識學習之上。當前,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要全面發展,提高綜合能力和素質。藝術教育作為一項專業技能教育,成為許多學生和家長眼中的熱點。但是,我們應該清楚的看到,現在許多藝術院校的學生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基本知識掌握較差,再加上藝術院校在錄取生源時比較看中學生的藝術能力,對文化基礎知識要求比較低,所以造成藝術院校的學生文化素質相對較低。為了學生以后走上工作崗位不出現瘸腿現象,加強藝術教育中的文化素質顯得比較重要和具有現實意義。
本選題的研究現狀:
學者普遍關注藝術教育從生涯規劃的角度關注學生的完滿性發展,不僅注重學生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同時注重從情感、意志、情緒、倫理各方面對學生的人格做全面的規劃和引導,使之在社會適應能力、綜合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情感、價值觀等各方面平衡發展,進而成為一個完善的社會人。這體現了藝術教育應從過去培養單純的專業人才轉變為培養專業人文者。這種教育理念的轉變必然引起藝術教育一系列課程的改革與整合。學者認為崇尚人文精神和創新精神應該是藝術教育發展的指導思想。提高學生人文素質離不開人文教育。加強人文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有助于培養學生完善的人格,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藝術院校是文化藝術的搖籃,是一片弘揚人類文明的沃土,更應把提高學生人文素質作為最根本的任務。但遺憾的是,我們一直不重視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特別是人文素質的培養,片面強調實用技術教育,忽略人文教育,可能會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技術純良的工具人。有學者認為,人文教育特別是藝術教育主要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的。也有學者認為藝術教育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搞清楚他的發展方向和基本任務。藝術學科建設不能是粗放式的,而應該講究精品效應。單科藝術院校培養藝術家,綜合大學則要致力于培養藝術理論研究者,在這樣的雙軌制下全面發展,深入研究,進行改革,注重交叉學科,從宏觀的角度對藝術教育進行整體研究,確立藝術學科的地位。要清晰的認識到藝術教育的基本任務應該是:向在校的學生進行藝術教育,提高整個大學學生的綜合素質。南開大學文學院的楊嵐博士認為素質教育系列中的藝術教育應更突出其心育、情育、美育的功能,發揮其作為文化平衡和文化創新因子的作用,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她認為面向全體大學生的大眾性普及性的藝術理論、藝術歷史、藝術鑒賞教育,著力點放在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放在對專業化教育、機械性文化、技術性理性構成強有力的文化制衡上。論文范文
自己的見解:
筆者認為,藝術教育中重視文化素質無可厚非,因為任何技能的產生和發展,都與基礎知識和文化密不可分,藝術教育也是建立在基礎文化知識之上的。但是,現在學者們的研究只盯在論理上,從理論的高度進行分析和論證。其實,從實證的角度更能說明藝術教育中文化素質的重要性和地位更應如何。所以,作者對藝術教育需要哪些文化知識進行了分析和重構,也愿更好的為藝術教育中滲透文化素質建言獻策。
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藝術教育中文化素質缺失及其表現
(一)歷史文化知識缺乏,吸收借鑒人類先進文化的自覺意識不強,文化底蘊支撐薄弱
(二)哲學知識不足,創新思維遲鈍,思想僵化
(三)文學素養和藝術鑒賞水平不高,人文情懷不足,人格影響力欠缺
(四)心理學倫理學知識欠缺,精神意志不夠堅定,應對復雜情況的能力不強
二、藝術教育中增強文化素質的思考
(一)將審美教育與傳統文化教育相結合
(二)突出審美教育對培養大學生正確審美觀的作用
(三)強化大學生的人格塑造與社會責任感相聯系
三、結語
主要研究方法:訪談法、調查法、歸納法、演繹法、經驗總結法等。
1、以定性研究為主,輔以定量分析
2、靜態研究和動態研究相結合
3、理論研究與實際運用相結合
研究進度計劃:
第一周 最后確定選題、交中英文題目
第二周——————第三周 撰寫文獻綜述、開題報告、譯文
第四周 開題報告答辯
第五周——————第六周 論文初稿完成
第七周——————第八周 第一次修改
第九周——————第十周 第二次修改
第十一周 第三次修改定稿
第十二周 一般畢業論文答辯
第十三周 優秀畢業論文答辯、二次答辯
第十四周 成績評定、總結
第十五周――第十六周 裝訂成冊、歸檔
主要參考資料:
1、俞劍華:《中國書論類編》(上下卷),北京:中國古典藝術出版社,1957年
2、楊衛東:《藝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意義及如何實施藝術教育》,《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__年03期
3、吳煒:《論藝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民族藝術研究》20__年02期
4、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13號)
5、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6、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
7、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20__ — 20__年)
8、繆合林:《把握素質工作創新的立足點和著力點》,光明日報20__年7月4日。
9、燕國材:《再論主體教育》,《中學教育》20__年第12期。
開題報告怎么寫參考文獻篇2
論文題目:通過性格分析透視納蘭詞
一、選題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
從理論意義上,本文把性格作為研究的切入點,深入剖析納蘭詞的創作動機和情感基礎,充分認識納蘭詞的文學價值及其意義,擴寬了納蘭詞的研究角度,使對納蘭詞的的思想內涵了解得更為透徹全面。
從實踐意義上,本文不同于以往單純對詞的研究方式,從作者的性格分析出發,對作者的文學作品進行映射和滲透,進而得出納蘭詞更深層次的解讀角度。
二、研究方向的動態及本文創新點:
現有資料對納蘭詞的研究呈現兩種趨勢:一是以晚清研究為代表的著重于從詞情、詞風、詞律等傳統角度的研究;二是以王國維為代表的在新文化運動引入的西方新的研究方式,在純審美立場上重視審美的對象以及意境的構造。
本文的創新點在于運用心理學上的性格分析以及哲學辯證等相關知識,從性格矛盾去透視納蘭詞,將作者與作品有機地聯系起來,更深入挖掘其思想內涵。
三、主要研究內容及提綱:
第一部分:回顧各個階段對納蘭詞的研究的成果以及概述別人眼中的納蘭。
第二部分:結合納蘭容若的生平事跡以及歷史背景分析其性格形成的原因,以及性格特征。
第三部分:分析納蘭詞中意象的影射及其詞的風格特點。第四部分:用辯證法論述性格悲劇與文學風格的聯系與矛盾。
四、研究的方法與手段:
查閱文獻
心理學性格評定與分析法
唯物辯證法
五、應收集的資料及主要參考文獻:
文學資料:納蘭容若的生平事跡及其歷史背景資料、納蘭詞作品集、傳統對納蘭詞的研究觀點,主要參考文獻《飲水集》、《納蘭性德評傳》、《人間詞語》等。
心理學資料:影響人性格形成的因素及其性格類型的特征。主要參考文獻有《普通心理學》、《行為心理學》等。
哲學資料: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理論。主要參考文獻有《馬克思主義哲學》等。
六、畢業論文進度安排:
1.選題20__年3月10日——20__年3月20日
2.開題報告20__年3月23日——20__年3月27日
3.收集資料及實施研究20__年4月06日——20__年5月15日
4.完成初稿20__年5月16日——20__年5月23日
5.完成修改稿20__年5月27日——20__年6月03日
6.完成定稿20__年6月07日——20__年6月15日
7.論文答辯20__年7月04日——20__年7月04日
開題報告怎么寫參考文獻篇3
一、選題依據
快樂教學方法已在教育部門開展了十多年了,這一思維方式基本上走向了一個新的階段。但由于農村學校的條件限制和人們觀念的改變不足,遠遠落后于實踐的需要。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語言生活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并不斷地創新。
然而,目前我校仍很匱乏,把啟發式教學,情景式教學,電子教學等誤以為是語言生活化。有許多問題和困難,例如:教師的自身素養,學生學識的欠缺,生活范圍的局限性等等。此外,加之中考的主導,教學評價的不足,造成了教改的不能深入。
新課標的變化,要求以發展學生為本,注重學生學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三個方向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使語言的生活化能完全地融人到教學改革之中。在教學中容易與學生產生共鳴,可使課堂產生融洽,合作,互敬的氣氛,為營造良好的動力機制。故而,本課題組就對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教學作了一些實踐研究,探索出新的教學風格。
二、理論價值
語言生活化它不僅是一種教學手段,而且,可作為一條教學原則,是追求人性化和創造性質的教學。因此,實踐中產生新的做法和思想,可豐富教學理論的內涵。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體現,知識的重現,重現確認,這不僅是教學的要求,也是跟隨時代的必需。是教育理論思想上升到一個新的境界。
數學語言生活化是聯系知識、掌握知識的有效途徑之一,具有開放性,提升了人們對教學中問題的認識。作為教師要做一個好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表達出想要表達的事情,是教學主導與主體的體現。它應歸交往行為的。范例,可以豐富理論,起到活學活用,增加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
三、實踐意義
課堂教學的要點是要用語言來交流,言談與傾聽,溝通與合作。以師生心理世界開放為特性,以互動為方式,使師生之間心靈世界得以相遇,從而引發學生智慧火花,激發學生創新的靈性,教師的專業化也會得到很大的發展。
語言的生活化,不僅可以把知識引入社會實踐,而且可以啟發學生促進其積極思考,給學生以更廣闊的思維空間的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逆向思維和創新思維,是對傳統教學的深刻革命,同時也是給學生的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一些方法。
針對本課題的研究,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其找到適合掌握知識的方法,并能熟練地,準確地運用??梢蕴岣邔W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提升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建構的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能力。
四、研究內容
1、聯系生活實際的知識及其應用范圍。
2、對語言生活化程度的理解和表述。
3、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與運用知識,用日常生活的語言表達。
4、對數學教學的輔助指導作用方法。
五、研究途徑
1、收集資料法:查閱資料,了解知識的動態,借鑒有用的做法。
2、調查法:了解學生學習知識后的運用效果,并提出新方法。
3、行動研究法:分析實施中的問題,并不斷地改進。
4、經驗總結法:對課堂實踐研究、分析、整理相應的方法。
六、進程設計
(一)準備階段:
1、收集資料,確定研究方向與研究策略。
2、學習有關理論,落實課目。
3、了解學生學習現狀,并了解其障礙,找出問題,寫出報告。
4、為研究課題提供情況,找到研究的基點。
(二)實施階段:
1、分析學生學習障礙,規劃好“語言生活化”的實施方案。
2、邊實踐邊改進,克服舊的教育理念的'習慣思維,順利開展研究。
3、整理可操作性資料,在教學中研究實踐。
4、寫出相關論文,寫出結題報告。
七、研究能力
本課題聘請了我校數學組成員,他們中有經驗豐富的高級教師,也有學校的教學中堅,縣級優秀教學能力,等大力的支持。有編寫學習資料的青年教師,他們教學成績優異,獲得社會的好評,所以我堅信本課題能保質保量地完成。
八、實施方案
1、保證每周有1節課時間進行課堂實踐研究。
2、直接參與課堂教學,在實踐中設計教學方案,做到靈活多變、生活化。
3、教學中注重師生互動,通俗易懂,使學生有化繁為易的感受。
4、研究過程中,請相關教師給予幫助,提出建議,及時改進。
5、從學生的學習效果來尋找教學中的不足并加以改進。
6、做好記錄,總結經驗和教訓,產生研究成果,寫出論文。
九、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
1、知識與實踐中生活的聯系。
2、通過語言生活化,重設教學“場景”
(二)難點:
1、生活中教學知識的尋找
2、做好主體性和主導性的平衡
3、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營造學生敢于設問的場景
十、預期成果
(1)形成初中數學課堂中語言生活化得失的分析。
(2)促進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
(3)總結經驗,促進教學,撰寫論文。
(4)指出對教學的指導作用及其得與失。
開題報告怎么寫參考文獻篇4
論文(設計)題目:殘疾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研究
學生姓名:馮冰潔
學號:1013301__
專業:10級學前音樂
所在院系:師范教育學院
指導教師姓名:彭鵬
職稱:助教
一、選題的背景、意義及研究現狀:
(一)選題背景
教育部頒發的《特殊教育學校暫行規程》強調了特殊兒童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特殊教育學校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衛生習慣。已有研究顯示,殘疾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顯著低于國內普通正常學生,狀況不容樂觀。近年來,我國興起了新一輪的殘疾兒童心理教育改革,以提高殘疾兒童心理健康的發展為目的,在此背景下,實現殘疾兒童心理健康的發展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針對這個問題應該從殘疾兒童心理教育入手,將殘疾兒童心理教育與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進行研究,探究心理健康教育的實用策略。
(二)選題意義
針對殘疾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身心發展的特殊性,在研究時要充分考慮兒童身心的具體特點和特殊需要,通過對殘障兒童心理健康現狀和問題的掌握,有目的、有計劃的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開展對策研究,從而促進殘疾兒童心理健康的發展。
(1)促進殘疾兒童心理的發展。
促進殘疾兒童的發展,主要著眼于學生的未來,促使學生在適應的基礎上獲得最有效的'發展,使學生的潛能和人格得到最充分的發揮和完善,它包括智力開發和情感培養兩個方面,此目標的達成代表著心理健康教育的較高境界,也代表著將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向。
(2)促進殘疾兒童心理的適應性。
促進殘疾兒童心理的適應性,主要著眼于學生的現在,培養學生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包括學校、家庭、一個新的組織等各種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適應能力,使他們能夠適應各種程度的要求;建立學生正確的自我觀和適當的生活方式,此目標的達成是當前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
(3)有利于殘疾兒童心理的矯治。
對殘疾兒童心理的矯治,主要著眼于學生的過去,了解不良心理和行為的根源,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矯正學生的偏差行為,消除心理障礙,此目標雖然針對面不廣,但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
(三)研究現狀
殘疾兒童的健康是人們關注的一個重要話題,在殘疾兒童中出現了一些新的現象和問題,其中心理健康越來越引起學校、家庭和社會的關注。目前,針對殘疾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研究,在教育實踐中對殘疾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依然不夠,在學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十分薄弱,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還很不完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二、研究內容、研究方法與思路:
(一)研究內容
1、當前殘疾兒童存在的心理障礙問題以及產生原因
2、對殘疾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3、創設良好的家庭、學校、社會環境,促進殘疾兒童心理健康發展。
(二)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文獻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鑒別、整理文獻,并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形成對事實科學認識的方法。通過網絡、教育雜志、理論書籍等多種渠道查閱文獻資料,了解國內外此類研究狀況及成果,搜集相關理論依據與資料,最大限度地為課題提供理論支持,把握研究方向。
2、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是運用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的研究方法。探討多種實用有效、針對性強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途徑、方法、形式等,增強心理教育的效果。
(三)研究思路
通過研究,形成一套全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初步形成一套較完整且可行的心理教育輔導體系;初步構建有效的心理教育運行機制和實施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者相結合的心理教育模式,有層次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三、主要創新點:
將殘疾兒童心理健康問題與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提出有效的實用化策略。
四、總體安排和計劃進度(包括階段性工作內容及完成時間):
1、下達任務時間20__年12月16日。
2、20__年12月24日-12月28日,查閱文獻資料,完成開題報告。
3、20__年12月29日-3月13日,提交論文第一稿。
4、20__年3月14日-3月29日,完成論文第二稿。
5、20__年3月30日-4月17日,完成定稿,交正式論文書面版、電子版及各種相關材料。
6、20__年4月23日-4月28日,畢業論文答辯。
五、準備情況(查閱文獻資料及調研情況、實驗儀器設備準備情況等):
參考文獻
胡曉毅。美國特殊教育立法中非歧視性評估原則及其對我國的啟示.中國特殊教育,20__ .
湯盛欽。特殊教育概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__.
郝曉岑。我國特殊教育法制建設的回顧與反思.中國特殊教育,20__。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61號):殘疾人教育條例.北京:華夏出版社, 19__.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教育就業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基礎教育司。特殊教育文件選編(19__-20__年).北京:華夏出版社,20__.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__.
中國教育事業統計年鑒.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__.
顧定倩,王雁。對高校特殊教學科人才培養方向的思考.中國特殊教育, 20__。
顧定倩,王日遠。美國特殊兒童委員會對所有特殊教育教師知識和技能的要求.特殊教育研究,19__ .
錢銘怡。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呂靜。兒童行為矯正手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指導教師意見:
指導教師簽名: 年 月 日
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領導小組意見:
組長簽名: 年 月 日
開題報告怎么寫參考文獻篇5
“指導老師審核意見”一欄的格式要求參考意見
指導教師審核意見:
指導教師審核意見要能反映以下幾點:
1.學生開題報告中對選題來源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了解情況;
2.學生開題報告中研究的基本內容、研究的主要問題、研
究的方向是否明確;
3.學生開題報告中研究的方法及措施是否可行;
4.學生開題報告中研究工作的.步驟、進度安排是否合理,特別要注意學生開題報告中的時間安排與本人下發的任務書規定的時間安排要相呼應;
5.是否同意開題;
注:以上審核意見及簽名均要求指導老師手寫,不能電腦打??!
(指導教師簽名)年月 日
范例1:
該生對于所開課題進行了較為詳盡的市場調研,參考了許多文獻,最后確定的課題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本課題是學生所學專業知識的延續,符合學生專業發展方向,對于提高學生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對于提高學生的研究能力有益。研究方法和研究計劃基本合理,難度合適,學生能夠在預定時間內完成該課題的設計。
同意該課題開題。
(指導教師簽名)年月 日
范例2:
該生通過與課題組成員和老師充分討論,參考了許多文獻,確定了具有一定的市場價值的課題。本課題初步確定的電路原理圖合理,設計思路基本明確,通過設計和研究可以提高開發電子產品的能力。本課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驟基本合理,難度合適,學生能夠在預定時間內完成該課題的設計。
同意該課題開題。
(指導教師簽名)年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