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秘書 > 寫作助手 > 報告范文 >

本科開題報告格式

時間: 曉芬 報告范文

本科開題報告格式精選篇1

一、選題背景和研究意義

(一)選題背景

“扒竊”一詞最初并非刑法規范用語,它源于偵查學和犯罪學,是公安機關在進行偵查工作時的口頭用語。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迅猛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扒竊案件激增,并且以流竄作案、團伙作案、多次作案居多,扒竊手段日益多樣化,甚至向專業化方向發展。絕大多數扒竊團伙形成了一種專業訓練、物色對象、下手行竊、遮蔽掩護、轉移贓物、處理贓物為一體的行竊鏈條。而且即使被受害人發現,也可以以人多勢眾的方式對受害人進行欺壓,甚至采取暴力手段避免被害人反抗,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嚴重危害群眾財產和社會治安秩序,也威脅到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與此同時,扒竊時間短、得手快,扒竊者逃匿迅速,如果不是被當場抓住,往往難以取證,這便加大了公安機關破案的難度。然而,在《刑法修正案(八)》未正式頒布實施以前,與扒竊日益增強的社會危害性相對應的是,我國對扒竊行為的處罰方式主要是勞動教養和行政處罰,顯而易見,這兩種處罰方式已經無法遏制扒竊行為的發展,必須要用更嚴厲的手段對扒竊行為加以打擊,保護公私財產,維護社會穩定。在此背景下,《刑法修正案(八)》對傳統的盜竊罪做出了修正,明確了扒竊行為正式成為盜竊罪的一種獨立定罪類型,并且不受數額和次數的限制。伴隨著新規定的出臺,各地紛紛出現“扒竊入刑第一人”,扒竊入刑這一話題引起了理論界和實踐界的巨大爭議。隨后,20__年4月4日,司法解釋對“扒竊”的定義加以明確,但是沒有對扒竊的入罪標準做出詳細的規定,關于扒竊問題的分歧仍然存在,導致各地司法機關對扒竊案件的處罰不統一。因此,如何正確理解扒竊行為,并完善扒竊行為的相關立法,進而適用于司法實務,已成為當務之急。

(二)研究意義

扒竊是對人民財產安全性與社會治安穩定性的嚴重侵犯,是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絆腳石。我國刑法以“懲罰犯罪,保護人民”為目的。扒竊入罪,既可以打擊扒竊犯罪,保護民眾的財產及人身安全,又可以起到維護良好社會秩序的重要作用。犯罪嫌疑人明目張膽地行竊,其行為常直接暴露于眾人的目光之下,幾乎是“陽光下的.犯罪”。公眾雖然目睹扒竊行為發生,但出于自身安??紤],大多不敢站出來制止。扒竊犯罪分子通常在人群密集、流動性大的場所如車站、碼頭、賓館等地尋找作案目標,犯罪對象具有不確定性,且行為隱秘性強、手段日益精細、作案速度快,使人提心吊膽,防不勝防,人人自危。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當扒手在公共場所對其他受害人進行扒竊時,公眾在對受害者憐憫的同時也會自覺身處隨時都有可能成為被害人的危險狀態之中,從而降低對公共場所安全的信任度。所以,扒竊危害的人群數量之大、范圍之廣、對公眾安全感破壞之多是其他盜竊行為所不能比擬的,從對公共安全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將扒竊行為入罪能夠有效提高公眾在公共場所活動的安全感。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與分析

對國外而言,“扒竊”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詞語,因此,國外并沒有扒竊行為的相關研究。

對國內而言,自扒竊入刑以來,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對扒竊行為進行整理和總結,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具體表現為:

第一,有關扒竊定義的研究。扒竊的定義是研究扒竊行為的理論基礎。其研究成果較多,以陳家林教授的《論刑法中的扒竊》為代表,在此文中,陳家林教授對扒竊的概念進行歸納分析后提出,扒竊必須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發生扒竊的地點只能是公共場所,而且只能是秘密地竊取方式,只能是針對他人隨身攜帶的財物。

第二,有關扒竊犯罪形態的研究。這一主題近年來引起了很激烈的討論,其中,以張明楷教授所撰寫的《盜竊罪的新課題》為代表,其主要觀點是:盜竊罪是侵犯財產罪,不能將扒竊視為行為犯或舉動犯,而仍應以行為人取得一定的財物作為既遂標準。張明楷教授的這一觀點也是目前的主流觀點。

第三,有關扒竊犯罪競合問題的研究。提及扒竊競合問題的文章比較少,陳__、翟__的《扒竊行為特征與追訴標準的司法認定研究》對扒竊行為與盜竊罪其他四種情形發生競合時的處理方法作了闡述,其主要觀點是:按照社會危害性、主觀惡性和人身危險性來判定盜竊罪五種情形入罪門檻的高低。這為司法實踐解決扒竊的競合問題提供了思路。

總體看來,以上這些研究成果表明學者們對扒竊行為的研究越來越廣泛,從最初對扒竊的局部性調研拓展到對扒竊的一些概念性以及實質性的調研,為今后的法學研究創造了條件。但我們可以發現,目前對扒竊行為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從大多數文章來看,多數學者僅僅是在研究盜竊罪的同時,將扒竊行為作為一個很小的章節加以論述,涉及的范圍也很有限,僅僅圍繞扒竊的一兩個性質討論,還沒有將扒竊的研究拓展開。

其次,對扒竊行為的評價不夠全面。多數學者僅僅考察扒竊入刑的現實意義或者扒竊入刑后的困境,但對其缺陷和局限性等方面沒有進行深入研究。

再次,應進一步細化扒竊行為在司法實踐中的解決方法,避免扒竊入刑成為一紙空文。扒竊入刑對理論界和司法界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應結合實際,更加深刻地研究其在現代社會中的運用與發展。鑒于這些不足,我們還需要加強對扒竊行為的研究,以求司法機關在對扒竊進行認定的時候提供一定的參考。

三、論文結構及主要研究內容

(一)扒竊概述

1、扒竊的概念

2、扒竊的特征

(1)扒竊的地域性

(2)扒竊對象的特定性

(3)扒竊的公然性

(4)扒竊的社會危害性

(5)扒竊的主觀惡性

(二)盜竊罪中扒竊的認定

1、扒竊與其他盜竊情形的界限

(1)扒竊與多次盜竊的界限

(2)扒竊與攜帶兇器盜竊的界限

(3)扒竊與入戶盜竊的界限

2、與扒竊相關問題的司法認定

(1)對“公共場所”的認定

(2)對隨身攜帶財物的認定

(3)扒竊的次數、數額和形態的認定

(三)扒竊入刑限制途徑之探討

1、起刑點的數額要求

2、攜帶兇器扒竊

3、“但書”的適用:情節顯著輕微不認為是犯罪

4、基于人身危險性的考量:偶犯、慣犯和累犯

(四)扒竊的既遂與未遂

1、扒竊的既遂

(1)扒竊既遂的標準

(2)扒竊既遂的分類

2、扒竊的未遂

(1)扒竊未遂的理論爭議

(2)扒竊未遂的認定

(3)扒竊未遂的表現

本科開題報告格式精選篇2

一、開題報告的目的

開題報告是研究生畢業論文工作的重要環節,是為闡述、審核、確定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及內容而舉行的報告會,旨在監督和保證研究生畢業論文的質量。

二、開題報告的內容

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的.內容包括審核和確定論文選題依據和研究方案。選題依據包括:選題的學科性質、理論意義及實踐意義;國內研究現狀的分析。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內容、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難題、擬采取的研究方法,有何特色與創新之處以及與選題有關的參考文獻等內容。

三、開題報告的時間和步驟

脫產研究生在第2學期末,在職研究生在第3學期末進入畢業論文開題報告階段??上扔山萄胁刻峁┻x題指南,在研究生提交選題意向后,由教研部批準。為確保研究生畢業論文的寫作時間,開題報告會應在脫產研究生的第2學期結束前、在職研究生的第3學期結束前舉行。

四、評審小組的組成

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評審小組由本學科研究生導師和秘書組成。評審小組的組長由教授或副教授擔任。

五、開題報告的方式和成績評定

開題報告評審小組的成員在聽取研究生的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后,對選題依據和研究方案進行審查,提出修改或補充意見。研究生根據評審小組的意見,在對研究方案進行修正、補充和改進后,按規定程序審批備案和存檔,并正式進入論文寫作階段。論文開題報告成績按合格、不合格兩級評定。不合格者不得進入畢業論文寫作階段。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后,需變動論文題目和基本內容時,需本人申請,導師批準并重新填寫《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表。

六、開題報告材料的備案和管理

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進行后,評審小組秘書填寫《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表,經評審小組組長簽字后交研究生部備案?!堆芯可厴I論文開題報告》表必須用鋼筆填寫,不得打英剪貼。研究生開題報告的有關材料歸入學籍檔案。

注意:開題報告以書面(a4紙打印,左側訂)方式向導師組提供,字數不少于3000字。請在規定時日之前,按照各導師組成員數提供相應開題報告份數并交到jm辦公室。

開題報告應包括如下內容:

第一、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x x x x x x x x

第二、選題在國內外研究的現狀及你個人的新見解

第三、論文的結構、基本框架、主要論點、論據和研究方法等

例:基本內容(研究框架):

序言一、紐倫堡審判

二、法律家階層與實證主義

3.__結語參考文獻:擬參考資料(書目、文章和其他素材)及其來源 ——請注意:著作部分不少于20個,論文部分不少于20個后記

第四、論文進度安排(時間起止)

第五、需要特別向導師組請教的問題

本科開題報告格式精選篇3

一、撰寫畢業論文的意義畢業論文寫作是高校教學的重要實踐環節。從一般意義來講畢業論文是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培養學生初步的研究能力,促進學生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現代遠程開放教育來講,法學本科開放教育試點,其目的是探索多種方式培養法學專門人才的路子。實踐環節進行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對試點項目的評價和遠程開放教育的未來。

二、畢業論文寫作的基本要求

1、目的要求畢業論文是帶有學術研究性的理論分析文章。撰寫畢業論文可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并且使學生受到科學研究工作的初步訓練。 學生要在實事求是、深入實際的基礎上,運用所學知識,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寫出具有一定質量的論文。文章觀點明確,材料詳實,結構嚴謹,層次清楚,語言通順,格式規范。

2、內容要求畢業論文的體裁應具有學術性。畢業論文包括目錄、提綱、論文摘要、正文、引用的參考資料,其中正文是論文的主體,它包括緒論、本論、結論三大部分。 畢業論文的內容容量與所給予的時間和學分相適應,字數不得少于6000字,專科畢業生不得少于4000字。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3、選題要求

(1)、畢業論文的選題限于法學專業的范圍內,一般以本科階段所學課程內容為主要選題方向。

(2)、要緊密結合法學研究動態和我國立法、司法、執法實際。

(3)、選題避免過大。

(4)、選題避免過度集中,要有新意,要結合專業,學生自選兩個題目,交指導教師平衡后,確定其中一個為你的論文題目。選題時要注明以哪門課程(法)為主。

(5)、學生在專科階段所寫的畢業論文不可直接或變相作為本科的畢業論文來使用。

本科開題報告格式精選篇4

研究目的:

張愛玲與電影有過長期親密的接觸,在小說寫作中創造性地化用了電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組合帶有豐富的視像性和表現力。文本以恐怖電影的表現手法為切入口,對張愛玲中短篇小說出現的恐怖電影式鏡頭進行解析。試圖更近距離地感受張愛玲藝術感覺的細微獨特之處,并且在此基礎上揭示張愛玲小說所蘊涵的悲劇感和死亡意識。

研究意義:

本文通過對張愛玲中短篇小說出現的恐怖電影式鏡頭進行解析,試圖在體會張愛玲語言的“現代性”的基礎上,嘗試性地提出1種獨特的審美方式,從不同的視角解讀張愛玲小說的表現手法。

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對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表現手法的研究主要從小說的電影畫面感、電影造型、電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張愛玲作品對電影藝術手法的借鑒技巧:

(1)研究張愛玲小說的電影畫面感:《猶在鏡中――論張愛玲小說的電影感》(何蓓)等;

(2)研究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造型:《論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造型》(何文茜)等;

(3)研究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技巧:《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技巧》(何文茜);《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傾向》(申載春);《論張愛玲小說的電影手法》(張江元);《張愛玲小說對電影手法的借鑒》(屈雅紅)等;

(4)研究張愛玲小說的死亡意識:李祥偉《論張愛玲小說中的死亡意識》等

國外研究現狀:

海外研究對張愛玲的研究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1階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標等人對她作品的介紹與評述”“第2階段1985年至今,輻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華文文學的影響研究分析和評價”。1995年9月后,她在美國辭世后,海外學者多運用西方現代文藝理論來剖析。

研究內容:

張愛玲的小說映照了1個陰陽不分、鬼氣森森的世界,恐怖鏡頭繁復繽紛,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擬鬼,她筆下的人物均飄蕩在凄冷荒涼的宿命軌道上。本文嘗試根據恐怖電影的表現手法,從場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對張愛玲小說中出現的恐怖鏡頭進行研究、闡釋。更近距離地感受張愛玲藝術感覺的細微獨特之處,并且在此基礎上揭示張愛玲小說所蘊涵的悲劇感和死亡意識。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比較研究的方法,根據恐怖電影的表現手法,在學術界既有研究資料的基礎上,從張愛玲小說、相關的研究書籍及其評論等出發,分析整理資料,從場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對張愛玲小說當中出現的恐怖鏡頭進行研究、闡釋。

方案、進度:

20__年11月―20__年2月初:收集資料。重讀作品,確定論文題目,查閱相關資料。

20__年2月―20__年3月中旬:在老師的指導下,擬定寫作提綱和開題報告。

20__年3月―20__年4月:論文修改。聽取老師意見,撰寫論文初稿,并交指導老師評審。

20__年4月――:定稿。

預期效果:

本文結合恐怖電影的表現手法,通過分析、比較、歸納等方法對張愛玲小說中出現的恐怖鏡頭進行闡釋,嘗試更近距離地感受張愛玲藝術感覺的細微獨特之處,并且在此基礎上揭示張愛玲小說所蘊涵的悲劇感和死亡意識。

書籍:

1、張愛玲,《張愛玲全集》【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__年6月第1版。

2、金宏達,《華麗影沉》【c】。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__年1月第1版。

3、張新穎,《20世紀上半期中國文學的現代意識》【m】。北京:3聯書店,20__年12月第1版。

4、宋家宏,《走進荒涼――張愛玲的精神家園》【m】。廣州:花城出版社,20__年10月第1版。

5、李稚田,《第3類時空》【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__年1月第1版。

6、吳戰壘,《電影欣賞》【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7、陳衛平,《影視藝術鑒賞與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8、聶欣如,《類型電影》【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__年9月第1版。

學術論文:

1、何文茜《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技巧》,石家莊師范??茖W校學報,20__年第5卷第4期第51頁。

2、李祥偉《“丑”趣―――論張愛玲小說中的死亡意象》,學術論壇,20__年第6期第140頁。

3、李祥偉《論張愛玲小說中的死亡意識》,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報,20__年第4期第38頁。

4、張江元《論張愛玲小說的電影手法》,涪陵師范學院學報,第26卷第4期,第54頁。

5、屈雅紅《張愛玲小說對電影手法的借鑒》,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6期,第33頁。

6、何文茜《論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造型》,石家莊師范??茖W校學報,20__年02期,第39頁。

7、何蓓《猶在鏡中―論張愛玲小說的電影感》,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__年第30卷第4期第40頁。

8、申載春《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傾向》,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__年第19卷第5期第12頁。

9、吳曉,封玉屏《電影與張愛玲的散文寫作》浙江社會科學報,20__年第1期第204頁。

網絡資料:

1、《恐怖情節心理分析》

2、《綻放在暗地里幾個唯美的驚惶意象》

3、陳文珊《女性?月亮?鬼氣――試論《聊齋志異》對張愛玲小說創作的影響》

本科開題報告格式精選篇5

1.課題名稱:

鋼筋混凝土多層、多跨框架軟件開發

2.項目研究背景:

所要編寫的結構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結構的設計,建筑指各種房屋及其附屬的構筑物。建筑結構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構件,即組成結構的單元如梁、板、柱等,連接而構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稱荷載)的平面或空間體系。

編寫算例使用建設部最新出臺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__,該規范與原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J10-89相比,新增內容約占15%,有重大修訂的內容約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規范內容的部分約占50%,規范全面總結了原規范發布實施以來的實踐經驗,借鑒了國外先進標準技術。

3. 項目研究意義:

建筑中,結構是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經久耐用、節能節材、滿足建筑功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業化水平密切相關,對發展新技術。新材料,提高機械化、自動化水平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由于結構計算牽扯的數學(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公式較多,并且所涉及的規范和標準很零碎。并且計算量非常之大,近年來,隨著經濟進一步發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緊張以及商業競爭的激烈化,更加劇了房屋設計的復雜性,許多多高層建筑不斷的被建造。這些建筑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從勞動量上,都客觀的需要計算機程序的輔助設計。這樣,結構軟件開發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棟建筑的結構設計是否合理,主要取決于結構體系、結構布置、構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強度等級以及主要機構構造是否合理。這些問題已經正確解決,結構計算、施工圖的繪制、則是另令人辛苦的具體程序設計工作了,因此原來在學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將被運用到具體的程序代碼中去,精力就不僅集中在怎樣利用所學的結構知識來設計出做法,還要想到如何把這些做法用代碼來實現,

4.文獻研究概況

在不同類型的結構設計中有些內容是一樣的,做框架結構設計時關鍵是要減少漏項、減少差錯,計算機也是如此的。

建筑結構設計統一標準(GBJ68-84) 該標準是為了合理地統一各類材料的建筑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是制定工業與民用建筑結構荷載規范、鋼結構、薄壁型鋼結構、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木結構等設計規范以及地基基礎和建筑抗震等設計規范應遵守的準則,這些規范均應按本標準的要求制定相應的具體規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結構設計規范時,可參照此標準規定的原則。本標準適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構筑物)的整個結構,以及組成結構的構件和基礎;適用于結構的使用階段,以及結構構件的制作、運輸與安裝等施工階段。本標準引進了現代結構可靠性設計理論,采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分析確定,即將各種影響結構可靠性的因素都視為隨機變量,使設計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統計數學(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的基礎上,并以主要根據統計分析確定的失效概率來度量結構的可靠性,屬于“概率設計法”,這是設計思想上的重要演進。這也是當代國際上工程結構設計方法發展的總趨勢,而我國在設計規范(或標準)中采用概率極限狀態設計法是迄今為止采用最廣泛的國家。

結構的作用效應 常見的作用效應有:

1.內力。

軸向力,即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某一正截面上的法向拉力或壓力;

剪力,即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某一截面上的切向力;

彎矩,即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某一截面上的內力矩;

扭矩,即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某一截面上的剪力構成的力偶矩。

2.應力。如正應力、剪應力、主應力等。

3.位移。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中某點位變(線位移)或某線段方向的改變(角位移)。

4.撓度。構件軸線或中面上某點在彎短作用平面內垂直于軸線或中面的線位移。

5.變形。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中各點間的相對位移。變形分為彈性變形和塑性變形。

6.應變:如線應變、剪應變和主應變等

96594 精品久久国产老人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