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幾月份立冬,立冬具體時間
2023年的立冬時間:2023年11月08日 00:35:23 農歷:九月(大)廿六
立冬的民間風俗
1、喝羊肉湯
在山東滕州,立冬時節,有喝羊肉湯的習俗。在寒冷的天氣,喝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絕對是一種享受。而且,羊肉中還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以及豐富的熱量,御寒效果極佳。
2、燒香
滿族有燒香的習俗。立冬,秋糧一入庫,這個季節便是滿族八旗和漢軍八旗人家燒香祭祖的活躍季節。漢八旗的祭祀稱“燒旗香跳虎神”,滿八旗稱“燒葷香”?!盁澫恪?—7天,在操辦祭祖燒香的頭三天,全家人一連十天吃齋,不吃葷腥。
3、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建議不要吃狗肉——狗狗是人類最好的伙伴)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F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4、冬泳
有意思的是,慶祝立冬的方式現在也有了創新,在哈爾濱,立冬之日,黑龍江省冬泳協會的健兒橫渡松花江,以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哈爾濱,立冬之日,黑龍江省冬泳協會的健兒橫渡松花江,以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冬泳是集冷水浴、空氣浴與日光浴于一體的“三浴”。
5、補冬
人在這個進補的最佳時期,進行食補,為抵御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在冬季應少食生冷,尤其不宜過量的補。一般人可以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品,特別是北方,可以吃些牛、羊肉,但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吃一些富含維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6、吃赤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
立冬節氣的含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因此,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確切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是傳統上為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相當于視太陽在黃道上自黃經225°至240°的一段時間,約14.9天,每年11月7日(或8日)開始,至11月22日(或23日)結束。這時太陽直射點由 16°19′S移至 20°16′S。狹義上立冬的開始,視太
立冬的風俗吃什么?
古人把立冬作為一個很隆重的節日,立冬節氣這天,人們會搞一些慶祝活動,以美食犒勞全家人一年農耕的辛苦,那么,立冬通常都會吃什么呢?
餃子:北方有句老話“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北方,立冬必吃餃子,因為餃子寓意“交子”,立冬是秋天和冬天交接的時節,即交子之時,同時,也意味著人們開始儲備熱量,應對寒冷的冬季。
大蔥:南京民間有“一日半根蔥,入冬腿帶風”的說法,意思是每天吃半根生蔥,冬天也不會出現老寒腿等腿疾,走路腿下生風。中醫認為,蔥性溫味辛,可通陽活血,發汗解表,對風寒感冒,陰寒腹痛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肉類:肉類富含脂肪,可以幫助人們補充熱量,應對冬季的寒冷。
湯類:以羊肉湯為例,立冬這天燉一鍋香噴噴的羊肉湯,既能達到為人體補充熱量的目的,又能感受到秋季豐收之后的喜悅。
立冬和冬至有什么不同?
一、時間不同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九個節氣,時間通常是在每年的11月7日左右。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個節氣,時間一般是12月21日或者12月22日
二、含義不同
立冬:表示冬季的開始,“立”就是開始的意思,二十四節氣有“四立”,分別對應四個季節,分別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冬至:表示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
三、氣候不同
立冬:此時的北方,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南方也逐漸變冷。
冬至:這天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冬至進九”冬至也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冷的天氣。
四、習俗不同
立冬習俗:迎冬、賀冬、吃水餃。
冬至習俗:吃水餃、滕州羊肉湯、江南米飯、臺灣糯糕、臺州擂圓、蘇州釀酒、江西麻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