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立冬是幾月幾號
立冬是幾月幾日
2023年立冬時間:11月8日 00:35:23,農歷 2023年九月廿五
立冬節氣的由來
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冬季以“立冬”開始,至下一“立春”前結束。冬,即“終也、萬物收藏也”的意思?,F行的“二十四節氣”采用的是“定氣法”劃分,當太陽黃經達225度是立冬節點。
立冬養生要怎么做
起居——早睡晚起切忌熬夜
從立冬開始至立春的這三個月也稱冬三月,冬季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來養精蓄銳,為來年春天的生機勃發做準備。
飲食——冬季飲食首選根莖類和海產品
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還有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季也是進補的最佳時期,此時進行食補可以為抵御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
情緒——學會偷著樂,千萬別激動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劉主任解釋說,冬季宜使情緒內藏,安靜自若,如有開心的事情也最好竊喜,即偷著樂吧,不要使情緒大起大落,別太苛求,也就可以少受外界干擾,以達到精神內斂。
運動——冬練別選劇烈運動
俗話說:“冬練三伏,夏練三九。”但是冬季運動也有原則,就是別暴露皮膚,別劇烈運動,使皮膚毛孔完全放開,否則容易感冒,寒邪入侵。
立冬吃餃子的寓意
立冬節氣,有秋收冬藏的含義,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在北方地區,就喜歡利用餃子來作為立冬進補食物。
在古代的中醫學上的解釋:這一節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既然要養精蓄銳,必須要進行食補來增加冬季各類的免疫力,所以選擇簡單易得的餃子作為食補材料。
據傳說,餃子這一事物,有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民間有“每逢交子之時,餃子不能不吃”的飲食習俗。于是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就會賣得很火。
另外,冬天的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在日常飲食上,人體需要“進補”,增加對各類營養的攝入。而餃子在制作種類、營養、味道等方面可以勝任此要求,自然大受青睞。
從烹飪科學的角度看,蒸煮餃子以水(汽)為介質的烹飪方式,溫度只在100左右,即可致熟食物又可消毒殺菌,避免了燒烤炸條件下生成苯并芘等強致癌物,保證了食品安全。而且,食物的營養成分在蒸煮過程中也不至于因過氧化或水解而損失。
從膳食結構角度看,餃子的餡料都包在面皮中,可以做到谷類與菜果、肉類的適宜組合,使主副食搭配合理,營養豐富并酸堿平衡,膳食寶塔形結構。
從營養角度看,餃子以水(汽)為傳熱介質經蒸煮而熟,可以使食品中淀粉類多糖充分裂解,利于人體吸收。
合于中國人的腸胃于飲食習慣。符合“食飲有節”、“謹和五味”、“和于術數”的養生之道。
雖然各種說法不一樣,不過“補冬”的理念比較統一。保健專家提醒,立冬之后的飲食要以溫補為主,可吃些熱量較高的膳食,少食生冷,愛吃肉的小伙伴們要多吃蔬菜水果。
立冬之后是什么節氣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2個節氣,是孟冬中的第二個節氣。立冬的時間在每年的11月7—8日,小雪的時間在每年的11月22—23日。
每年太陽到達黃經240°時,節氣由立冬轉為小雪,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民間流傳有:“早晚上了凍,中午還能耕”、“霜前冷,雪后寒”、“瑞雪兆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