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幾月幾號是立秋
2023年8月8日2點22分41秒迎來立秋節氣,屬于早上立秋。立秋意味著夏天過去了,秋天來了。作為24個節氣之一,立秋通常表示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到來。“立秋”一到,梧桐樹就開始落葉。這就是成語“一葉知秋”的由來。
立秋三候
一候:涼風至
立秋之日“涼風至”,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也就是說,此時的風已不同于暑天的熱風,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天氣也呈現初轉涼的趨勢了。
二候:白露生
立秋時節,大雨過后,清風徐來,天上的霧氣白茫茫一片,尚未凝結成露珠,稱之為“白露生”。通俗點講的意思是就是早上大地上會有霧氣的產生。
三候:寒蟬鳴
這時候的蟬,感覺到陰氣上升,鳴叫得更加響亮和凄切。寒蟬開始鳴叫,說明天氣真的開始變冷了,寒蟬之于秋天,就猶如布谷鳥之于夏天,都是一種信號。
立秋代表秋天開始了嗎
立秋并非秋天的開始。
秋的原意指草木開始結果孕子,而古人認為立秋節氣表示秋天開始。按照現代氣候學劃分季節的標準,下半年日平均氣溫穩定降至22℃以下為秋季的開始。因此,除常年皆冬和春秋相連無夏區外,我國很少有在“立秋”就進入秋季的地區。秋來最早的黑龍江和新疆北部地區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首都北京9月初才開始秋風送爽。
立秋是不是就涼快了
立秋并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立秋還在暑熱時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才出暑,初秋期間天氣仍然很熱。所謂“熱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說,立秋后還有至少“一伏”的酷熱天氣。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這天往往還處在中伏期間,也就是說,酷暑并沒有過完,真正有涼意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后。酷熱與涼爽的分水嶺并不是在立秋節氣。
立秋有什么特點和風俗
1、天氣轉涼:立秋時節,氣溫開始逐漸下降,天氣逐漸轉涼。白天的炎熱逐漸減弱,夜晚的涼意逐漸增加,人們會感受到秋天的氣息。
2、田野收獲:立秋時節,農作物開始成熟,農民們會開始豐收季的收割工作,如收割稻谷、果實等。這是農民們辛勤勞作的結果,也是農業豐收的象征。
3、秋季農事:立秋過后,農民們會進行秋季農事,如耕種、播種、養殖等,為接下來的收獲季節做準備。
4、賞秋活動:立秋時節,天氣宜人,人們喜歡外出賞秋游玩。一些地方會舉辦慶祝活動,如賞月、登高、觀賞秋葉等,人們可以欣賞到秋天獨特的美景。
5、祭祀祈福:立秋節氣是一些地方進行祭祀祈福活動的時節。人們會祭拜祖先、神靈或前輩,表達對他們的敬意和祈福,希望獲得平安和幸福。
6、飲食調養:立秋時節,人們注重飲食調養,認為這對健康有益。常見的習俗包括食用一些有益于健康的食物,如秋梨、白果、柿子等,以及補充營養的湯品,如糖水、鴿蛋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