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的文化內涵是什么
霜降的文化內涵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霜降時節,是養生保健的重要節點,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影響之大。
詩言:“霜葉紅于二月花”。霜降過后,楓樹、黃櫨樹等樹木在秋霜的撫慰下,開始變成漫山遍野的紅黃色,如火似錦,非常壯觀。大家在外出登山、欣賞美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護膝關節,不可運動過量。膝關節在遇到寒冷刺激時,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會導致疼痛,故在天冷時應注意保暖,必要時戴上護膝。
秋末時節,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宜多吃具有生津、潤肺、止咳作用的食物,如梨、蘋果、白果、洋蔥、芥菜、蘿卜等。另外搓揉鼻翼兩側的迎香穴,有助于我們預防呼吸道疾病。
霜降的氣候特點
開始進入少雨期。從11月開始,華西秋雨基本結束,從此進入了一年當中的少雨期。西南地區有的地處高原,有的地處盆地、丘陵,天氣自然會有些差異。但總的來說,此時的平均氣溫還沒有達到冬季的標準,既不如夏季潮濕,也不像春季干燥,早晚溫差也不像春天那樣明顯,應該說是一年當中天氣較為舒服的時段。四川盆地地區,在此期間,氣候溫和,田疇青蔥,橙黃橘綠。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有詩曰:“干樹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樹芙蓉盛開,把官饒的“天府”打扮得更加艷麗。
霜降如何養生
霜降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通常在公歷的10月23日或24日。霜降標志著秋季的進一步深入,氣溫逐漸下降,天氣變得寒冷。
1. 注意保暖:霜降時節氣溫較低,容易導致感冒和其他感染疾病。因此要注意保持身體的溫暖,合理增加衣物層次,避免受涼。
2. 調整飲食:在霜降時節,可以適當調整飲食,多攝取一些溫性的食物,如姜、蔥、大蒜、胡椒等,有助于保暖和促進血液循環。
3. 多吃養生食物:在霜降時節,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滋補作用的食物,如山藥、核桃、紅棗、桂圓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4. 適量運動:霜降時節雖然寒冷,但適量的運動對身體健康仍然非常重要??梢赃x擇一些室內運動,如瑜伽、太極拳等,或者穿著適當的衣物參加戶外活動。
5. 注意保濕:霜降時節空氣干燥,容易導致皮膚干燥和唇裂。要注意保持室內的濕度,多喝水,并使用保濕霜等護膚品,保持皮膚的水潤。
6. 規律作息: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有助于身體的健康和養生。盡量遵循固定的睡眠時間,保證充足的休息。
霜降節氣有什么習俗
1、霜降吃柿子
在泉州,福建,每到霜降時節要吃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還有些地方對于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2、霜降登高
重陽節沒有登高的朋友,在霜降這天你可以選擇去登高遠眺了。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
3、霜降賞菊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4、霜降拔蘿卜
在山東地區,有句農諺“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卜”,所以山東人霜降喜食蘿卜。農諺有“霜降蘿卜”一說,是指霜降以后早晚溫差大,露地蘿卜不及時收獲將出現凍皮等情況,影響蘿卜品質和收成。
5、霜降吃鴨子
閩南臺灣的民間在霜降的這一天,要進食補品,也就是我們北方常說的“貼秋膘”。在閩南有一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從這句句小小的諺語就充分的表達出閩臺民間對霜降這一節氣的重視。因此,每到霜降時節,閩臺地區的鴨子就會賣的非?;鸨?,有時還會出現脫銷、供不應求的情況。
6、霜降吃牛肉
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習俗。例如廣西玉林,他們習慣在霜降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卜,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體暖和強健。
霜降的寓意
霜降含有天氣新冷、初霜出現的意思。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斗指戌;太陽黃經為210°;于每年公歷10月23—24日交節。進入霜降節氣后,深秋景象明顯,冷空氣南下越來越頻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霜降是一年之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時節。